如何上好高三第一节化学课
高三的课……可以说几乎全部都是复习,课前问一下老师的复习方式,内容和进度,把所有化学书,资料准备好,保证自己的复习进度比老师快两节,高中化学内容不多把题量跟上,做好复习总结
谢谢您的邀请。虽然我不是化学老师,但是就自己高中学化学时的经验,还有数理化理科知识学起来有相通的特点,给您提出以下几条建议:
1、课前充分预习,因为是第一课,也是可以做到的。在假期,最好把整个高中化学课本浏览一遍,对要开始的这一学期学习、复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。然后着重把第一章的内容都预习、复习一下。
在预习的过程中,要了解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,哪些是重点,哪些是难点,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。要对这些内容有大体上的认识,这样上课的时候,就能够带着问题听课,对自己还不熟悉的难以接受的内容,能够集中精力听讲。
2、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如果听课后还没有明白,课堂间歇或者是下课后,及时问老师,做到当天问题,当天解决。
3、化学虽然是理科,但是它同数学和物理又不一样。很多东西需要记忆,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最好,但是不理解也要记住。就像元素周期表,原子的化合价,这就需要记住的。比如用下面这个顺口溜,来记忆原子的化合价就比较容易记住。
一价氢氯钾钠银,二价氧钙钡镁锌,三铝四硅五氮磷,二三铁,二四碳 ,二四六硫都齐全。
铜汞二价最常见,单质为零要记清。负一氢氧硝酸根,负二碳酸硫酸根,正一价的是铵根。
很多前辈归纳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,对学习化学特别有用。我到现在还能背诵元素周期表前36位。
4、到高三,很多学校都是开始复习了。一般高中学校都是高二下学期就结束高中全部课程,即使有某科没结束,可能在开学前一个月或期中考试前就都能结束了。各科知识的学习、复习也都加快了进度,一般这学期就开始第一轮复习了。
复习的进度,肯定比新课要快,这时候要能够有归纳总结的能力,建立知识体系,知道在所学的科目里,什么问题是基础,是关键,是重点,是难点,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化归纳总结,达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的目的。
王昌龄的《出塞》是七绝还是乐府诗,能不能解释详细点
说他是七言诗即可。语言平白如话,通俗易懂。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”说史即言代变,寄托家国情思。“若使龙城飞将军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快语达胸臆,气概干云霓。
王昌龄的《出塞》是一首乐府诗。为什么不是七绝而是乐府诗呢?这是因为一看本诗的题名《出塞》就知道是一首乐府诗。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、广泛传唱的,为人谱传唱的需要,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。王昌龄的这首诗也不例外。你看这开头一句中“明月”和“关”两个词,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。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》里不是就有《关山月》吗《乐府解题》说:“关山月,伤离别也。”无论征人思家,思妇怀远,往往都离不了这“关”和“月”两个字。“关山三五月,客子忆秦川”(徐陵《关山月》),“关山夜月明,秋色照孤城”(王褒《关山月》),“关山万里不可越,谁能坐对芳菲月”(卢思道《从军行》),“陇头明月迥临关,陇上行人夜吹笛”(王维《陇龙吟》),例子举不胜举。看清这一点之后,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,就是在“明月”和“关”两个词之前增加了“秦”、“汉”、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。这样从千年以前、万里之外下笔,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苍的独特意境,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,就是“发兴高远”,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,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。这样一来,“万里长城人未还”,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,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;希望边境有“不教胡马度阴山”的“龙城飞将”,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,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。平凡的悲剧,平凡的希望,都随着首句“秦”、“汉”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。这句诗声调高昂,气势雄浑,也足以统摄全篇。
诗歌之美,诗歌语言之美,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,或者说,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。而这些地方,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。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要搞清楚诗歌的体裁有哪些,这里先说说我国古代诗歌形式的发展:
1:古歌谣。我国最早的诗歌形式,远古民歌,民谣的总称。
2:古体诗。指唐代近体诗形成以前,除楚辞体以外的各种诗歌体裁。也称古诗,古风。
3:四言诗。古体诗的一种,以四言为句或以四言为主,是我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。
4:五言诗。古代诗歌体裁,全篇由五字构成。汉代以前,偶有五言诗句,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。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产生和发展起来了的。其中有五言律诗,五言绝句。为了有所区别,人们把唐代以前的五言诗通称为“五言古诗”或“五古”。
5:六言诗。诗体名,指每句六字的古体诗。最早见于汉朝,此后偶有人作,此体于古诗中数量较少。
6:七言诗。古代诗歌体裁,全诗以七字为一句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体。它起源于民间歌谣。七言诗歌中有七言古诗,七言律诗,七言绝句;与五言诗同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。
7:杂言诗。古体诗的一种。杂言诗最早出于西汉乐府歌辞。它的特点是篇幅长短不限,句式长短不齐,形式比较自由,短句可仅一字,长句者达十言以上。
8:歌行体。古代诗体名,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诗体。
9:歌,行,曲,引,吟,辞,怨,叹。均为乐府诗题名称。
王昌龄的这首"出塞",非常有名,甚至前些天有人称其唐诗压卷之作。
题主问这问题很有意思,真被人忽略了。按"唐诗三百首"中的分类,这首"出塞"排在"乐府"一类诗中,因为"出塞"是乐府旧题,属于"横吹曲辞",过去诗人们在写乐府诗之时,往往以乐府中的一个名称作为诗题,照此惯例,此诗以乐府中的"出塞"作诗题,本首诗就是一首乐府诗,是可以讲得通的。至于本诗之格律符合七绝格律,并不影响说它是乐府诗。并没有哪条规矩说乐府诗就不能符合七绝格律。有的古风全是律句也不影响是古风。
但是,此诗要说是一首七绝,也说得通,它的押韵,平仄都对。其平仄是:一一一l1一一,||一一一|一。
丨|一一一丨|,|一一||一一。
标准平仄谱是:平平仄仄仄平平,
仄仄平平仄仄平。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凡不符之处,都属于一,三,五不论之处,是允许的。看来,是一首七绝了。至于第一句中两个时字,是诗意的需要,秦,汉,明月,关塞,互文见义,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。按照
"不以文害意"的原则,也是可以的。
这首诗说边塞主将用非其人,若得到象李广那样的人物,边境自然无事。作者感叹之中,对朝廷不善用人和边将无能,都进行了有力的谴责。
所以,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说这是-首好的七言绝句。
很显然,这是七言绝句,符合七言绝句应有的表象,该诗着眼塞外,内容磅礴大气,有气吞山河之势,又有横刀立马之意,颇有诗韵诗境,尤其最后两句,一种淡淡的忧伤,亦或是淡淡惋惜之情,油然而生,全诗,言简意赅,内容丰富,意境深远,画风唯美,让人身临其境,也让人浮想联翩。
王昌龄的《出塞》应该是七绝,而不是乐府诗。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王昌龄 (698—757年),字少伯,并州晋阳(今山西省太原市)人。唐朝著名边塞诗人。
与李白、王维、孟浩然、岑参等人交好,尤其是和李白,互相引为知己。
他写的诗以边塞诗最为著名,有“诗家夫子”、“七绝圣手”之称。
安史之乱时,惨遭杀害。
乐府诗,在汉朝,是官府在民间收集诗词后,整理改编、配曲,再进行演唱,供人娱乐。至魏晋时期,演变为一种诗歌体裁。
教科书中无格律,考试也不会考,那么大家的格律知识从学哪来的
只要古诗词还没有从教科书里完全消失,相信,教科书也罢,大纲也罢,都不会完全放弃对格律知识的介绍和要求,而且,这也应该是对语文教师基本功的一个基本要求,不同的是各人的程度肯定有所不同罢了。至于你所谓的“考试也不会考”的话,更是让人无语……因为你所说的“大家”,应该不会是特指应试教育下的诸众莘莘学子吧?老中青幼,七十二行,我们如果把社会上所有人的兴趣爱好和日常习俗都紧紧束缚在“考试会不会考”的桎棝下,未免有些太狭窄了吧?举个例子,考试不会考吃饭,但人人都会吃……精神上的食粮享受同生存的需求同样不可缺少!
至于格律知识的学习,在现代社会途径很多。除了有关诗词格律知识介绍的书本外,网络上的的各种讲座及普及介绍,还有拜师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…… 熟能生巧,有志竞成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问题:教科书中无格律,考试也不会考,那么大家的格律知识从学哪来的?
现在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,是不学格律知识的。很多教语文的老师也不清楚格律诗的基本规则。
究其原因,还是格律的实用性不太高。从创作的角度来看,学好作文比较实用,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用到,所以考试的时候也只考作文不考作诗。
今天人们学习诗词格律,基本是业余时间学习。大概不出这三个方式。
书店里关于诗词格律的诗真不少,不过都是以王力先生的《诗词格律》为基础。喜欢诗词创作的朋友买本王力的书看看就可以了。
不过初学者可以从基本四种诗体学起,关于拗救的内容先放一放。
觉得用平水韵太难,可以先用新韵来押韵。熟悉格律了,再用平水韵作诗。
先学诗,再学词。
网络上有王步高先生在清华大学的讲座,下面有字幕,内容浅显易懂。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在网易公开课上看到。
我不建议听音频,因为不照着文字来学习,很难辨别和记住音频里的内容。如果听音频的话,也一定要有可以对映的文字才可以。
谢杠精朋友邀请:
你问诗的格律从哪里来?我也是自学的,没能读高中,大学。不知道高中大学是不是有格律诗的知识课文。但我从自学中知道,格律诗也叫近体诗,是从唐朝至清末民国期间,先贤们把作诗要有规则。把五言绝句,五言律诗,七言绝句,七言律诗和排律有严格的规矩。《一》声调,也就是平仄,如七言律诗诗谱:
平平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上面是平起弍,还有仄起弍。不一一写了。
《二》对仗。用现代的话来说、应该是实词对实词,虚词对虚词,形容词对形容词,名词对名词,动词对动词,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
《三》要押韵,押韵要按韵律要求。有韵书必须学。这是我初浅的学习过程。还有很多如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的声律原则。还有《孤平》,《三仄尾》,《失粘》,《失对》、《如何拗救》等等注意的问题,总之格律诗够你学的。我只能答至此,不对请批评。
随着国学教育的开展,学习格律的方法越来越多,最功不可没的就是QQ群和微信群。
我接触诗词是在十五年前,那时候刚刚兴起QQ,我也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一个QQ群。开始是玩接龙,不限制平仄,但必须押韵。慢慢的开始像格律诗靠拢,先学带后学。
通过QQ群学到一些皮毛后,求知欲越来越高,于是便开始四处找资料。那时候诗词格律的书还不多,一位老师把他的书复印给大家学习,书的名字叫《诗词格律基础》,作者是王力。这本书成了大家的启蒙教材。
随着网络的发展,网上又兴起了UC、YY讲堂一类的语音课堂,对诗词有一定研究的诗词讲师被请进讲堂免费为大家讲课。
各种论坛应运而生,比如中华诗词学会的诗词论坛等,对传播诗词知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。后来又通过各种比赛,使诗词知识越来越被更多人所掌握。
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,好多诗词爱好者就是这样通过自学掌握诗词基础知识的,他们的努力,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推广。
现在负责任的初高中老师应该可以基本上讲清楚。我儿子高中的语文老师就很不错,格律知识基本上了解。而我就可怜了,一直到前几年对唐诗感兴趣起来,通过《喜马拉雅》和《得到》学了几个专题讲座,又通过百度查知识点,还在学习中。感觉自学难度比较大,特别是对于一些字的发音和音调经常搞不清楚。
首先,教科书里有关于格律的知识点,只是没有深入介绍。
其次,像你这种中学都没认真看教科书的人,跑出来讨论古典文学分支科目,请问,你这是犯的什么毛病?
边儿去,哪凉快哪儿呆子着吧。
大家都说拿作品说话,那就拿作品说话。
《咏蛙》
池壁深三尺
春来我自矜
江湖非所愿
相与笑鲲鹏
哪,一首咏蛙献给才高九十斗,格律不通又意境超越李杜的先生们,不用谢。
五福临门家富贵万事如意人吉祥哪是上下联
上联:五福临门家富贵,
下联:万事如意人吉祥。
注:
¹)对联规矩是 “上仄下平”,“祥” 是平音,自然是联尾。
²)把上联贴在自己面向门的(右)手边,下联则贴在自己面向门的(左)手边。
对联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,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。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,下联末字用平声。
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。必须注意的是: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“四声”有些不同。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,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,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。
对联是要成“对”的,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。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,内容上也要求一致,亦即是要上下联能“联”起来(平仄相对),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。
对联一般都是竖写,上联末字(仄声)贴在右边(上手),下联末字(平声)贴在左边(下手)。
对联的对仗,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,但它比诗要求更严。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。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,而狭对则要严格按《笠翁对韵》的标准来撰写。
不知何故,平台的创作中,最火的成了对联
浓缩的都是精华,其语句优美,富有韵味,别看只是几个字,但能说明一件事或能浮现出一道美丽的风景,对联、诗词朝古朝代都甚为流行,是比较高雅的文化,它精简易懂,非常有趣,至今还有很多朋友爱好,点赞、评论多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头条高手出妙对,
民间众友作美联。
该火的必然回火,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。我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现象:
一、中华民族的国粹
对联本就是国粹,亦称对子。这种表现形式是我国文坛沃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,它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文辞赋、书法绘画等媒体介质融为一体,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魂宝,由于具有雅俗共赏的特性,一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。现在的老百姓大都只在过年时在自家门口贴上对联,以示来年风调雨顺、大吉大利。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。
一、对联互动性强
有了上联,就该有下联。作者出一个上联,等着平台的朋友们来对下联,因为字数不多,又不用太多评论,只要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五个字或七个字就成了评论。不论对的水平如何,都在积极参与。这样作者就与各对联的友人形成了一个很融洽热闹的互动气氛,何乐而不为?小小的对联别看短小精干,语言精炼,但很能体现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。就是因为对联涉及面广,更显得博大精深。平台里很多这方面的高人,故而大家没事在一起对对子,赛赛诗,互相取长补短,就像古时诗人们“把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,快哉乐哉!
二、更适合平台要求
大家都在头条上玩耍,初衷各自不同,但我相信进来的大部分人都有个小九九。那就是既能创造作品,体现自身价值,又能结交各地朋友,为自己日常劳作找个可以释放压力的港湾,而且发展好的话还能有所收益。无论怎么想,都是合理合规的。既然合理,以什么形式,在哪个领域创作都无可厚非,况且任何表现形式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。既然合规,就要按照平台规章制度来遵守。也要遵循各种收益的准则进行加工。对对子本就是一种很合理合规的文化表现方式,有此爱好的同仁何其多,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是合情合理的。
在平台的所有友人,都有选择的权利。大家在这里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坚持创作,传播正能量,不正是大家的初衷吗?“洒家”在此以一个对联敬献给各位“官家”:
加v回答:
平台是根据每个人的爱好推荐你看的内容的。向你推荐的对联多,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
一、说明你入头条后,你点开和阅读最多的是对联。如你再用一个月的时间,去打开和阅读别的内容,涉及对联的你一个也别打开和阅读,恐怕你就看不到了对联了。
二、你关注的人,喜欢和发表对联作品多。你是他的粉丝,平台就会向你推荐他的作品,从而导致你看到的对联多。如果是这样,你又不喜欢对联,你可以退出对写对联人的关注,平台就会减少向你推荐对联了,久而久之,你的面前就没对联了。
(图片源自网络)
平台的创作中,最火的是对联,原因如下:
一、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,无论是会场战地,还是祠堂庙宇;无论是亭台楼阁,还是山林海边;无论是风景名胜,还是历史古迹;到处都有精美的对联彰显文化底蕴。既含哲理,又显文采;既显书法妙美,又渲染环境气氛。对联的独特地位无法采用其他形式代替。春联、婚联、神联、挽联、各行各业集会、宣传等,对联无处不在。
二、能精通对联知识对出工整优美的对联,很能体现一个人的学问修养,思想境界。古人吟诗作对风行,文人墨客乐此不疲,为人们喜闻乐见。对对子立见文才高下,见识深浅,修养厚薄。
三、对联精短轻快,表情达意像飞箭,像奔马,快捷爽心,一目了然。一般行家对对子脱口而出,创作者和阅读者花时最少。
四、对对子可配精美图片更让人赏心悦目,交文友沟通快捷方便,展现量和阅读量大,能引起广大文友兴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