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绪哪年遭天灾
丁戊奇荒,是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于清朝光绪元年(1875年)至四年(1878年)之间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。1877年为丁丑年,1878年为戊寅年,因此史称“丁戊奇荒”。
1875年初,年仅4岁的光绪,刚刚被扶上皇帝宝座,北方很多地区便先后呈现出干旱迹象。当年,京师和直隶地区一直到冬天,仍然雨水稀少。
一年后,旱情加重,以直隶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为主要灾区,北至辽宁、西至陕甘、南达苏皖,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。受干旱影响,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粮食等农作物全面歉收,产量减半,山东收成甚至不及往年的三成。大旱引发的饥荒,致使一些灾民“饥则掠人食”,过境者往往失踪,人们为此甚至“相戒裹足”,不敢远行。
1877年,华北旱情急剧升级,尤其是山西,旱荒空前。山西巡抚曾国荃向清廷奏报时称:“晋省迭遭荒旱……赤地千有余里,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,大祲奇灾,古所未见”,“询之父老,咸谓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”。
光绪大旱,中国清光绪年间发生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旱。
同治十一至十二年(1872~1873)黄河流域各地已有局部干旱发生,同治十三年山西、山东都出现局部性春夏连旱。光绪元年至二年(1875~1876)旱区已经覆盖华北和西北东部的大部分地区。光绪三年大旱的地区包括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东部、河北中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,旱灾并波及长江流域。光绪三年至五年,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四省大旱,仅饥饿而死的人就达1 300万。山西是光绪初年连旱的中心地区,有30余州县受重灾侵袭,人口总数从灾前的1 600多万下降至灾后的1 000多万,约1/3的人在大灾中饿毙或逃亡。
这场天灾就是著名的“丁戊奇荒”。这场大饥荒从光绪元年(公元1875年)开始,一直持续到光绪四年(公元1878年),由于光绪三年(公元1877年,丁丑年)及光绪四年(公元1878年,戊寅年)灾情最为严重,因此史称“丁戊奇荒”。
在1877年,发生了大清国200余年来的从未有过的大早之灾,这场大旱持续了四年,尤以河南,山东,山西,陕西最为严重。干旱造成了庄稼绝收,居民四处逃难,导致灾民达到了1300万人,死亡人员达千万人。因此,称为“丁戊奇荒”,也被称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因干旱而导致的难民潮。
当时,在香港、新加坡的华人得知祖国的旱情后,积极捐款捐物,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。
晚清第一“巨人”詹世钗,网传身高3.19米,娶英国妻子,是真的吗?后代如何
詹世钗,生于1841年12月20日,小名詹五九,字玉轩,清代安徽省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人。他被称为清末第一巨人,传说中他的身高有3.19米,这比当时世界最高美国人桑迪-艾伦还高0.88米。但实际上他的身高并没有3.19米,实际身高大概有2.4米多,因为根据史料记载,詹世钗去世后棺木仅2.6米。
詹世钗的父亲詹真重自己身高就很高,他育有4子,其中二子(詹世钟)和四子(詹世钗)身高就非常高,尤其是詹世钗,他在两岁的时候就已经站着吃母乳,足可见他的身高就已经非常的高了。
据史料记载,后詹世钗在上海玉映唐墨厂做工,因为身高太高的缘故非常吸引人的注意,在一次外出的时候,詹世钗走在上海的大街上引来了众多人的好奇,这其中就包括一位英国商人,当他看到詹世钗身高如此高的时候,商人的敏感性嗅到了发财的门道,因为在当时的西方欧洲社会,普通平民喜欢观赏各类可随处献艺的杂技、马戏、杂耍。来自中国的各色艺人,因其所表现的异国风情而受到当地人的欢迎。
于是,这位英国商人同詹世钗接触,想带他去国外演出赚钱,并给他一定的收入,因为当时在墨厂上班收入也很微薄,再加上又是出国留洋,在得到一大笔钱后,詹世钗同意了,于是跟随这位商人出国。当然,这位商人就是看中詹世钗出奇的身高优势,纯属将其视作马戏一样带他到世界各地去展览来获取钱财,而詹世钗也知道,但是毕竟能够有一份收入。于是,商人带着詹世钗游遍了欧洲各国,甚至一位清朝使者在出访沙俄的时候竟然还遇见过詹世钗,商人赚了一大笔钱,而詹世钗也有不少的收获,最终他获得了英国的国籍,并娶了一位英国女子,据《洪溪詹氏宗谱》记载:
世钗乳名五九,字玉轩,1841年12月20日申时生,娶大英人氏,子泽纯,1876年9月17日卯时生。
可见他有一子叫詹泽纯,但他并没有遗传到他父亲的身高,詹泽纯在英国驻沪领事馆工作,其父詹世钗告诉他老家在安徽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,詹泽纯也回来寻过亲,但是他的一个叔伯是做徽墨生意的,有巨额家产,怕詹泽纯回来认亲分割财产,便否认自己是他的亲人。后来詹泽纯再也没有回来寻过亲,直到父亲詹世钗过世。
确有其人,确有其事,只是身高没有传说的3.19米,实际为2.4米,出名后去往英国,娶了个英国老婆,生有2子1女,一家人迁往英国后再没回过国,有个儿子曾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工作过。
詹世钗生于1841年,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,小名五九,人称詹五,他父亲和弟兄几个都很高,今天的婺源当地还有詹世钗的传说,说小时候詹世钗站在母亲身边吃奶,旁人呵斥,说孩子站起来比你母亲都高,还要吃奶,真不害臊,他母亲忙向人解释,说孩子生下来就能长,现在还不到2岁,旁人听后惊诧逃跑。
《清稗类钞》有关于詹世钗的记载“长人詹五,年十五,于田中得一大鳝,烹食之,忽觉其身暴长,观其身长约一丈而极瘦,头大如斗,村人咸目为妖”,这里说詹世钗吃了黄鳝,一夜变长,村里人都觉得他的妖怪,当然是道听途说了,而《婺源县志》有记载“詹世钗,字玉轩,长七尺三寸,依古尺,足有丈余,周历泰西诸国,通华夷方言,四海之内,皆知婺源有长人云”。
而《詹氏宗谱》记载“世钗乳名五九,道光辛丑年生,娶大英国人氏”,实际情况是,詹世钗长大后,本娶一妻,后来妻子身体不好过逝了,詹世钗来到上海,被英国人看其身材高大魁梧,就花大价钱买下,先去往香港,再带往英国,充作展览供人参观,后来还到往菲律宾、新加坡、奥地利等国,最后获得英国籍,还娶了英国太太,生2子1女,当年多位旅欧的华人都见过他,并记载其国外生活。
对于詹世钗的身高,晚清的测量不统一,说法各异,詹世钗去往英国后,有详细的报道和准确的身高测量,1865年《伦敦新闻画报》记载“詹先生身高7英尺8英寸,体重280磅”,换成现代的单位,身高2.4米,体重260斤,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张德彝游历欧洲时,多次见过詹世钗并留下记载“詹世钗高逾八尺,早来英、法,以巨体居奇敛钱,带贩华货,能英、法语,已娶英女为妻,生有二子一女”。詹世钗的儿子詹泽纯曾在英驻上海领事馆工作过,詹世钗1893年去世后,其家人再未回过中国老家,也未托人寻亲。
詹世钗生于道光年间的1841年,是安徽省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人。其父名叫詹真重,据说身高超过8尺,是当地出了名的长人。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,詹世钗兄弟4人的身高都很恐怖,特别是老二詹世钟和老四詹世钗,身高尤为突出。
(詹世钗旧照)那么,詹世钗的身高究竟有多高呢?是不是网传的超过3米,达到了惊人的3.19米呢?
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,主要是基于一张照片。这张照片拍摄于1880年左右,当时年近40的詹世钗,在香港靠着身高吸引观众眼球,走穴吸金。
照片中的詹世钗身着一套清朝时期的官服,身材十分高大魁梧,表情严肃。旁边站着一位外国人,其身高在詹世钗的面前,就如同没有长大的小孩儿。
网友们依据照片估算,如果外国人以1.7米的身高测算,那么,詹世钗的身高按比例折算,应该在3米以上,大概在3.2米左右,因此有了詹世钗身高3.19米的观点。按照这个说法,詹世钗的身高足足比姚明还高出了90多公分呢。
那么,詹世钗的身高是不是真有这么高呢?
据专家考证,詹世钗的真实身高,其实就只有2.4米左右,有两个依据可以证明。
一是澳华博物馆证实,詹世钗的身高2.4米,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。因为澳华博物馆的主要馆藏,来自于散落在澳大利亚和海外的中国文物。而詹世钗恰好多年在国外漂泊,其特别的身高,肯定引起了澳华博物馆的注意,对他的身高进行了考证。
二是据考古专家证实,詹世钗去世后的棺木被发现,其测量结果为2.6米。这说明,詹世钗的身高应该不足2.6米,网传3.19米的说法是不准确的。
詹世钗是晚清第一巨人,是绝对没有传说中的3米19那么高,据说他去世的棺木仅有两米六,据说他的真实身高是两米四,至于詹世钗3米19的传言,那要从2007年到2010年,网上发表的几篇关于他的文章说起。
詹世钗生于1841年的香港,据说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巨人,至于他高到什么程度,在他才一岁多点的时候,就相当于普通七八岁儿童的身高了,那时候他还在吃奶,旁人就像他母亲投去异样的目光,这时候他母亲解释孩子还小,仅一岁多点儿,但是身高却异于常人,这时候路人半信半疑的走开。
詹世钗从小就有过人的身高。从詹世钗1880年左右在香港所拍摄的照片上看,詹世钗穿着清代官服,身材魁梧高大。根据相片上的身高比对来说,詹世钗的身高应该在2米29到2米35之间,别说他是晚清第一巨人,就是放到现在他也是第一巨人。
詹世钗长大以后成了一名商人,后来娶了一名英国女子,同时加入了英国国籍,并育有二子一女,为什么他的身高会被夸大?我想大概是因为国人可能自幼是受了小说的影响,喜欢夸大一些,詹世钗留存有不少照片,在照片看来,确实身高异常高大,但是也没有到3米19那个程度,据史料记载,他的真实身高是2米4,这个还是比较靠谱的。
总结:他如此备受争议和关注,完全是因为他巨大的身高,要不然以他普通商人的身份,也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,直到现在100年多后,仍然让人津津乐道。
据说晚清时期,中国出现了一位天赋奇形、身材硕长、为世人所瞩目的清朝第一巨人,他就是身高3.19米的“巨人”詹世钗。不过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种种事迹,已于历史中淹没,能够找到的各方资料并不多。据坊间传闻,出生于婺源的詹世钗,因其罕见的身高,被洋人带往世界各地进行各类展览与表演,开启了他的“环球之旅”,最后,詹世钗定居于英国,还娶了一位英国妻子。
关于詹世钗的生平事迹,形形色色的记录太多,其中又冲出了各种猎奇、添油加醋的描写方法,让人们难以窥见詹世钗的真实生活。这就不禁让人感到好奇,抛开坊间流传的话本,詹世钗的真实人生到底如何?
詹世钗照片
据可以考证的资料记载,詹世钗为安徽婺源人,出生于道光年间,是詹家的第4个孩子。詹世钗的父辈就携带有大个子基因,比如他的父亲詹真重,就是因为身高体重异于常人而得名,不过在这一大家子当中,当属詹世钗的身高最夸张。在他18岁的那一年,太平军和清军交战的战火蔓延到了詹世钗的家乡,据说这两支军队看见詹世钗的巨大样貌之后,无人敢攻入詹家,反而是仓皇逃跑。
詹世钗与洋人合照
1877年 船政派出多少人去英国
1877年 船政派出12人去英国
1877年3月31日,第一批留欧船政学生30人,在留学监督日意格和李凤苞的率领下从福州启程,经海路抵法国马赛港。学习驾驶的12名学生赴英国留学,刘步蟾等6人先上英国军舰实习。严复等6人则进入格林尼茨海军学院学习。学习造船的18名学生加上两年前抵法的2名在法国留学。
仲恺地名由来
1、仲恺高新区因位于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故乡而得名。
2、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下简称“仲恺高新区”,行政隶属于惠城区管辖)因位于廖仲恺先生的故乡而得名,是全国88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,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。仲恺高新区位于深莞惠区域核心,南靠深圳,西接东莞,毗邻广州、香港。仲恺高新区交通便利,内有惠深、惠河、广惠、莞惠高速公路,京九、惠澳铁路,临近广州、深圳、香港机场以及惠州港。
3、廖仲恺(1877—1925)汉族客家人,原名恩煦,又名夷白,字仲恺。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埗乡窑前村(现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)人,祖居地是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,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。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、伟大的爱国主义者、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、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。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,中国共产党的挚友。擅长诗词、书法,著译编为《廖仲恺集》、《双清文集》上卷。
摩斯密码什么时候传入中国
1871年,香港到上海的水路电报线敷设成功,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有线电报。
中国人自行架设、使用、管理的第一条有线电报在台湾。1877年,福建巡抚丁日昌去台湾(清代台湾隶属于福建)视事,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,拟定了修建电报线路的方案,并派电报学堂学生苏汝灼、陈平国等专司其事。先由旗后(即今高雄)造至府城(即今台南)。负责工程的是武官沈国光。这条有线电报线路于1877年8月开工,同年10月11日完工,全线长95华里。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、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,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,主要用于军事、政务,设备使用摩尔斯人工收发报机,使用摩尔斯电码收发报文。
另,1881年,李鸿章在天津开办了天津电报总局,这是中国最早的电报局,当时李鸿章是直隶总督,他奏请清政府官方开办,总办是盛宣怀。清光绪九年(1883年),沪、浙、闽、粤电报干线建成。经营电报种类分为官报、公报、私报。也是使用摩尔斯电码,现在天津有相应的博物馆介绍。
浮生六记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在讲什么
《浮生六记》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,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。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,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,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,终至理想破灭。
本书文字清新真率,无雕琢藻饰痕迹,情节则伉俪情深,至死不复;始于欢乐,终于忧患,漂零他乡,悲切动人。此外,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《影梅庵忆语》。
扩展资料:
《浮生六记》是清朝长洲人沈复(字三白,号梅逸)著于嘉庆十三年(1808年)的自传体散文。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《浮生六记》的残稿,只有四卷,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,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。
“浮生”二字典出李白诗《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》中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”。
作者
沈复(1763—1825),字三白,号梅逸,长洲(现在江苏苏州)人,清代文学家。工诗画、散文。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。据其所著的《浮生六记》来看,他出身于幕僚家庭,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,曾以卖画维持生计。
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,情感深厚,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,但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,理想终未实现,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。妻死后,他去四川充幕僚。此后情况不明。
作品版本
《浮生六记》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,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。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,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,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,终至理想破灭。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,无雕琢藻饰痕迹,情节则伉俪情深,至死不复;始于欢乐,终于忧患,漂零他乡,悲切动人。此外,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《影梅庵忆语》。